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重工机械网>技术首页>应用案例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产品推荐

更多>

安科瑞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品选型方案

2018
08-16

09:52:55

分享:
99
来源: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安科瑞 王长幸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 214405

  综合管廊释义: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中国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jian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国内法规、规范:

  《国务yuan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于2015年8月10日公布。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福建、江苏等地出台了综合管廊建设指南,厦门市还出台了厦门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

  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对2012年版本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对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版规范强调原则上所有管线必须入廊,但也扩充了综合管廊的分类,新增了缆线管廊。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第2.3节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集中敷设:

  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

  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第5.2节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时,电力电缆应采用电缆隧道或公用性隧道敷设: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众多,电缆沟不足以容纳时应采用隧道;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且位于有腐蚀性液体或经常有地面水流溢的场所,或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穿越公路、铁路等地段,宜用隧道;

  受城镇地下通道条件限制或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与较多电缆沿同一路径有非高温的水、气和通讯电缆管道共同配置时,可在公用性隧道中敷设电缆。

  建设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match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zhen期间,神户市内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毁,但当地的地下综合管廊却大多完好无损,这大大减轻了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难度。

  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共同沟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由于共同沟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以下是安科瑞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品选型方案:

  一、管廊电力监控系统(10/0.4kV地面变电所)

  二、管廊设备监控系统(0.4kV动力箱/动力柜)产品选型

  三、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管廊地下部分)产品选型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管廊地下部分)产品选型

  注:地下管廊使用的动力箱/柜符合管廊相关标准,防护等级达IP65

作者简介:王长幸(1985-),女,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汉族,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重工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重工机械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