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海南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无人机自动驾驶 线路巡检效率提升5倍

2021-12-20 13:28:42南方电网阅读量:5146 我要评论


导读:“我们只要设定好航线,触发按键无人机就能自动返航。”海南电网公司机巡作业中心专责劳全说。

  【重工机械网 国内新闻】近日,在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220千伏马永、马丘线附近,一架带着4个螺旋桨的固定翼无人机缓缓停在了地面站。“我们只要设定好航线,触发按键无人机就能自动返航。”海南电网公司机巡作业中心专责劳全说。
 
  今年以来,海南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无人机自动驾驶,目前全省已完成9812公里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通道建设和9350公里三维航线设计,基本实现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自动驾驶全覆盖。
 
  提升巡线效率 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海南输电线路总长1万多公里,大多架设在人烟稀少、植被茂密的野外。过去都是靠人工完成每一基杆塔的巡视作业,不仅增加了人员作业危险,而且耗费更多人力物力。
 
  周令武是一名巡线老师傅,回想起以前人工巡线需要常背着沉重的工具包,装着望远镜、测温仪、绝缘手套等,开着皮卡车一座杆一座塔,挨个巡线检查。如果遇到需要登杆塔确认故障具体情况,还需要带上爬梯、脚勾、安全带等装备。人工巡线不仅耗费时间长,还要常与山蚂蟥、黄蜂和蛇斗智斗勇。“使用无人机后,工作效率提高近5倍,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我也想赶紧掌握这门技术。”周令武深有感触地说道。
 
  为了培养更多“飞手”,海南电网公司每年都会开展无人机实操培训。班上有50几岁的老员工,也有20出头的新员工。“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完成7期业务培训,‘飞手’们不仅要掌握无人机操作技巧,还要学习自动驾驶点云采集、降噪处理、航线规划等关键技术。”海南电网公司机巡作业中心数据分析部副经理杨杰说道。
 
  提高安全系数 灾后抢修速战速决
 
  海南每年要经历大大小小的台风,今年第18号台风“圆规”袭击后,琼海、文昌一带受灾严重,供电人员跟时间赛跑,投入抢修复电中。
 
  在琼海35千伏乘兰线,有1个故障点具体位置一直没找到,影响整条线路恢复送电。赖叶茗作为机巡中心驻点琼海供电局机巡勘查“飞手”,接到任务后立即赶往现场。“搜寻范围正好要经过一片丛林,步行难以到达。我们在故障点附近10公里搜查,飞到第3根和第4根杆塔间,就发现了树压导线造成线路故障。”当时,赖叶茗收集到现场资料后,就实时传回了琼海应急指挥中心,为后续抢修复电争取了时间。“机巡勘灾不仅能避开危险路况,而且能更近距离、更精确记录故障具体情况。”赖叶茗说。
 
  据了解,台风“圆规”过后,海南电网公司共投入“飞手”124人、出动无人机61驾、开展作业202架次、勘察输配电杆塔6098基、发现故障点77处,为全省抢修复电争取了更多时间。
 
  除了灾后抢修,这支应急“突击队”在重大活动保供电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博鳌亚洲论坛和文昌卫星发射保供电前期,他们协助各供电局开展重要保电线路巡检,“揪”出安全隐患,做好缺陷隐患的分析识别等,确保线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今年,全省机巡作业发现严重树障隐患达7479处、设备缺陷达1912项。
 
  不断解锁新技能 化身除障小能手
 
  近年来,无人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之前多旋翼无人机只能巡线、勘灾、传输现场画面,现在各类特种无人机,新添“喷火”“红外”“夜视”等功能,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不久前海口万绿园附近,一架喷火无人机缓缓上升,对焦瞄准后向着高30米的输电线路喷出一条火龙,短短几秒钟,漂浮物纷纷掉落。“这是特种无人机的‘喷火’技能运用,以后我们还将不断拓宽无人机应用领域,比如在变电领域进行智能巡视、无人机加不停电作业、无人机绝缘子清洗等。”杨杰表示,全省26个北斗基站投入使用后,数据传输和信息定位将更精准,为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海南电网公司自2016年成立机巡作业中心后,配置各种用途、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共500多架,培养了无人机电力巡检驾驶员300多人,无人机巡检业务开始广泛应用于输电、配电和变电领域,今年更是实现35千伏输电线路机巡全覆盖,形成了“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巡维大格局。
 
  下一步,海南电网公司将大力提升自动驾驶覆盖率,促进传统作业模式向智能巡检转变。机巡作业走向智能化,将助力电网安全运行保障、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更是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原标题:海南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无人机自动驾驶 线路巡检效率提升5倍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