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山东深耕海洋优势何在?

2023-07-05 14:04:20山东省海洋局阅读量:220 我要评论


导读:当前,山东越来越多的海珍品正在从近岸养殖走向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的“类野生”“原生态”养殖,山东的海洋渔业正以智能装备为支撑,推动产业再次转型升级,谋求高端优质水产品市场主导权。

  6月20日,山东发布《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7个全国第一分外引人注目——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山东是海洋大省。35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这是山东引以为傲的战略资源。从2021年的六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到2022年的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在推动海洋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方面,山东进中提质势头明显。
 
  细看七个增加值全国居首的海洋产业,不乏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有新近冲出来的黑马。
 
  海洋渔业是山东传统优势产业的典型代表。在海水养殖领域,山东引领了全国海水养殖五次浪潮。从曾经的引领到如今的第一,内涵在发生改变。2022年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达139处,其中国家级67处,位居全国第一;深远海养殖取得突破性进展,“深蓝1号”深水网箱完成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规模化收鱼……当前,山东越来越多的海珍品正在从近岸养殖走向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的“类野生”“原生态”养殖,山东的海洋渔业正以智能装备为支撑,推动产业再次转型升级,谋求高端优质水产品市场主导权。
 
  海洋电力业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从绿色低碳转型中汲取发展的后劲。山东沿海风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项目成功发电,海上光伏建设实现新突破;建成并网海上风电200万千瓦,年度并网规模居沿海各省第一,海上风电开发取得新进展;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海上绿电综合开发利用走出新路子……2022年,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2.7%,绿色引领海洋电力发展方向。
 
  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化工业是2022年的两匹黑马。如何将海洋渔业的优势转变为海洋水产品加工优势,靠的是产业升级。2022年山东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00.4亿元,比上年增长8.0%。水产品贸易发展态势良好,全年水产品进出口额81.0亿美元,同比增长35.8%,3个基地获批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海洋化工业的质效双升过程中,资源接续利用发挥了大作用。山东海洋化工业产业生态链条持续优化,逐步建立起了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海洋化工生态工业体系。2022年,山东海洋化工业实现增加值1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6.9%。
 
  与2021年的情况对比,山东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暂敛锋芒,但行业保持着健康发展的态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库“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望在未来创造更大价值。
 
  海洋蕴藏着发展的不竭动力,关键在如何挖掘潜力、拓展空间、开发动能。借力资源优势、强化项目引领、依托科技创新、聚焦绿色发展,山东的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对全国海洋经济和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5%和25.2%,蓝色正在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