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特高压建设火力全开 电力巡检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

2020-05-09 08:49:56仪表网阅读量:1438 我要评论


导读: “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重工机械网 行业动态】你知道“新基建”吗? “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自“新基建”这一概念一出,许多专家、媒体认为,特高压是“新基建”的亮点。
 
  什么是特高压?
 
  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是目前世界上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
 
  2009年,我国就已建成*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今年2月中旬以来,一大批特高压工程火力全开: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
 
  根据2020年1月*发布的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计划,2020年内计划完成7条特高压线路核准工作,计划开工线路3条,剩余4条线路将在2021-2022年陆续开工。预计到2025年特高压线路有望突破4万公里。
 
  特高压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表明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质振兴的主攻方向,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彰显了*“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
 
  传统电力巡检模式有哪些弊端?
 
  随着特高压建设的迅猛发展,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输变电设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变电、输电、配电等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巡检需求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电力巡检模式,即人工利用看、听、闻等感知手段,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查验和记录,此种方式存在着人力成本高、巡检手段单一、巡检数据主观性强、受天气影响大、数据管理分散等问题,逐渐无法满足准确、实时、高频率的电力设备巡检需求。
 
  因此,在现有人员规模情况下,如何提供智能化巡检设备,使人力投入更少、运维效率更高,是摆在所有电力人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电网2.0”催生智能化巡检新模式
 
  随着智能电网(又称“电网2.0”)概念的提出,世界各国争相通过*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设备,确保电网的智能化、信息化、经济环保化的运行。
 
  近年来,机器人被引入电力巡检领域,以取代人工完成大部分自动化巡检工作。采用电力巡检机器人技术进行电网巡检,既具有人工巡检的灵活性和智能性,同时也克服和弥补了人工巡检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是智能电网和无人值守变电站巡检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铺开,各类人工智能设备的需求潜力不断增长,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也由此迎来了发展提速期。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2亿元。未来在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建设的推动下,预计到2023年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电力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既能够提高电网安全,还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因此目前深受电网行业青睐,随着相关政策推动电网智能化,未来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原标题:特高压建设火力全开 电力巡检机器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